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。立春的“立”字寓示春已开始;立夏的“立”字,说明夏已来临。说明我国以农立国,以农事为农业生产的根本。
立夏小满,江浙地区雷暴一线。此谚语是讲江浙一带在立夏小满节气期间,常常有雷暴发生。
小满不下,梅雨较少。此谚语是讲小满节气如果不下雨,那么进入梅雨季节雨将会比较少。
芒种火烧天,夏至雨绵绵。芒种火烧天是说天气太热,导致收成不好;而夏至雨绵绵是说夏至节气期间雨水比较多。
冬冷必有冻,春冷必有寒。这是经验总结出来的谚语,说明天气规律:冬天如果太冷,必然会有冰雪冻害;春天如果太冷,必有寒潮出现。
朝霞不出门,晚霞行千里。这是一句很出名的气象谚语,它告诉我们傍晚当天空出现火烧云时,翌日将是晴好天气。
清明断雪不断雪,谷雨断霜不断霜。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,在清明时节,如果气温回升快,还不会出现降雪天气;而在谷雨节气的时候,气温回升较慢,有时候会继续下霜。
冬节在月头,无被也暖头;冬节在月尾,无被也最鬼。这句谚语是说如果冬至这个节气出现在农历的月初或月中,即使没有被子也能抵御寒冷;如果出现在月底,即使有厚被子也会觉得寒冷。这主要是因为月初和月中这段时间是冬季的开始和中期,气温较低;而月底则是冬季的末期,气温开始回升了。
小暑热得透,大暑凉溲溲。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小暑节气炎热到极点,那么大暑节气期间雨水就相对较少。
白露下雨,路干即雨。这是说白露节气期间如果下雨的话,那么到了晚上地面就会变干,而在路面上就会下雨了。这是因为白露时节早晚天气已经转凉了,水汽不容易凝结成水滴了。
十秋分早,霜降迟,寒露种麦正当时。这句谚语告诉我们秋分节气期间是种麦子的好时候;霜降则稍迟一些;寒露则更迟一些。这是因为秋分时节气温开始下降,适合于麦子的生长;而霜降和寒露时节气温更低一些了,不利于麦子的生长了。
十冬至晴一天,春节雨雪连。这句谚语是说如果冬至这一天是晴天的话,那么春节期间就会下雨或下雪。这是因为冬至是一年里白天最短的一天,天气也最冷;而春节时节气温已经开始回升了。
十雾露在山腰,有雨不过宵。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如果在早晨雾露出现在山腰的话,那么这一天夜里就不可能会有雨了。这是因为雾露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天气会变得干燥起来;而夜里的气温低湿度也高,因此不太可能下雨了。
泉州的天气谚语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观察和总结。这些谚语不仅具有真实性,而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,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。这些谚语的流传也说明了人们对天气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之高。